用心,才能做好工作
──记区政协常委、月浦镇副镇长顾英
顾英的头衔很简单:区政协常委,月浦镇副镇长。她的工作也很“简单”,概括起来只有两个字:城建。她在工作中也始终坚持两个字“用心”。然而在城建工作中,顾英着实付出了不少,月浦的老百姓们也正感受着顾英和她的同事们一起构画出来的月浦蓝图一天天地变成现实。
1987年从同济大学城建学院毕业后,顾英就与“城市建设”结下了不解之缘,先后在区计委投资科、区规划局规划所(院)任职,2005年又调任月浦镇担任副镇长,搞的还是城市建设。从区规划局到月浦镇,岗位和工作环境变了,但是顾英认真细致、一丝不苟的工作态度,用心思考、务实工作的工作作风和因地制宜、抓住特色的城市建设和规划理念始终没有变。在她看来,城市规划建设不是公式化的点点画画,也不是随心所欲的添枝加叶,而是结合实际,通过恰到好处的资源配置和统筹来实现的规划,通过挖掘亮点,发挥特色,打造品牌,最终让老百姓的生活得到切实改观、城镇面貌焕然一新的规划。这也就是她经常说的,做工作关键要用心和务实。
担任月浦镇副镇长第一年,顾英就很快融入了这个新集体、新工作,开始利用自己扎实的规划管理知识,结合月浦的实际,开展深入的调研和思考。如何在城市规划中挖掘月浦亮点,体现月浦特色,打造月浦品牌,使月浦的百姓尤其是农村百姓过得舒适,过得有质量、有品位,成了萦绕在顾英心头的念想。她查阅了大量基础资料,带领科室和设计部门深入月浦的每一块土地,对镇域内土地现状使用情况进行了深入研究,分析梳理,提出了以规划先行、引领城镇建设管理的理念,并付诸行动。在她的主持下,顾村镇深化完善了镇域总体规划,组织编制完成了月浦镇域道路交通系统规划、雨污水系统等专业规划编制;完成了沈巷社区、盛桥社区控制性详细规划及市政基础设施专业规划等编制,建立了符合月浦特点的城乡规划管理体系。同时,一批为民惠民规划工程也从蓝图构想相继落地,如配合完成了蕰川路、江杨北路拓宽改造工程,四元路延伸拓宽工程开工,建成了德都路公交枢纽站,镇区交通拥堵现象大为缓解。与此同时,环境整治工作在顾英的主持下也有序开展,完成了三年百路整治任务,高质量整治了镇域范围内的31条道路,镇域道路环境得到极大地改善,受到了镇内外广大居民的交口称赞。
找准关键,因地制宜,是顾英给月浦原有历史遗留“顽症”开的“药方”,对农村建设模式的探索首当其冲。顾英发现,由于城乡二元结构的存在,在农村建设的传统规划中,往往把它当作城市的附属品来进行规划设计,缺少对农村主体发展情况本身的考虑,这就使农村建设得不到长足发展。2006年,顾英经过深入调研后,提出对新农村建设进行规划,这一提议得到了两级党委、政府的肯定,月浦也成为宝山区首批实质性启动新农村建设的镇。
开展新农村建设规划,缺少一手数据资料,于是顾英亲自带队下村调查排摸。她跑遍了全镇98个自然宅,看了每一幢村中建筑,考察了每一条河道沟渠,走了每一段乡间要道,摸清了每一个村宅的居民情况。有了真实数据的支撑,月浦新农村建设的蓝图开始渐渐在顾英心中明晰起来。在顾英的牵头协调下,月浦镇率先在宝山北部地区组织编制了基本农田保护区内段泾、月狮、钱潘、聚源桥、沈家桥五个村新农村发展规划,实现了以规划引导发展,完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环境整治,逐步推进自然村宅的改造。月浦新农村建设第一年就基本取缔了农村旱厕、农田小粪缸,取而代之的是82座新改建的农村标准化“三合一”环卫设施。在顾英的带领下,月浦拆违工作深入开展,做到拆除一块,绿化一块,同时高标准的月狮村、段泾村综合服务管理中心也相继落成,让村民不出村口就能就近办事、娱乐。在这些工作中,无论是炎日夏季,还是严寒冬季,顾英总是出现在推进工作的第一线。她用心工作的态度和雷厉风行的作风给基层干部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现在月浦很多农民都认识这个分管城建的女镇长。
除了建设之外,顾英对镇域的城乡管理工作也尽心尽责,建立了城乡市容环境长效管理机制。在月浦镇工作三年多,其分管的城乡建设管理和新农村建设工作连续在区委考核中被评为优秀。繁忙的工作之余,顾英还不断充实自身专业知识,相继考出了注册规划师、工程师职业资格证书,在《上海城市规划》、建设部的《规划师》等核心刊物中发表多篇论文。由她总负责的项目“宝山区区域总体规划”获得2001年度上海市优秀规划设计成果二等奖,论文《新形势下规划设计体制改革的思考》获得征文活动一等奖。
顾英经常说,不管在什么岗位,都要用心去做好工作。如今,顾英又埋头到月浦镇新一轮的城市规划建设当中去了。在顾英心中,月浦当前所取得的成果仅仅只是第一步,月浦未来的蓝图还将更加美丽和充满希望。
(浦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