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笔都抒写自己的人生
──记区政协委员、区文化馆艺术培训部主任 王红瑛
3月13日下午,区政协文卫体委员会举行“委员沙龙”活动,组织委员参观中华艺术宫,观看2012年全国中国画作品展览。该展览是中国美协组织的两年一度检阅中国画创作最高水准的全国性展览,今年自公开征稿以来,得到全国中国画界热烈响应,收到投稿作品达3608件之多,最终评定入选作品251件。其中一幅作品《小院》给大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它的创作者正是王红瑛,区政协委员、区文化馆艺术培训班主任、上海市美术家协会会员、上海市中国画院中青年艺术家沙龙成员、上海市恒源祥香山画院画师……
人们常说“文如其人”。此刻,站在这幅工笔淡彩人物画面前,眼前马上就浮现出了我们所认识的王红瑛。宁静的画面感觉中,包裹着无限的遐想;画中人静静地站在你面前,却感觉她的思绪早已飘向远方——画中描述的,是画家自己吗?
生活中的王红瑛,跟画面里的人物确有几分吻合。外表安静,但是眼睛却掩不住她内心的幻想和激情。她说她小时候常常会瞭望着一望无际的大漠发呆,总在猜想沙漠的尽头到底有什么呢?她出生在新疆和田、曾就读于兰州和东阳、毕业于中国美术学院。她的作品频频进入全国和上海市比较有影响力的美术大展,《小院》入选2012全国中国画大展,《淡春》入选首届全国中国画学术展,《花落无言》入选庆祝建党90周年第六届上海美术大展,《挪威馆》入选“天下一家中国画家彩绘中国2010上海世博会”,并被上海中国画院收藏,《凌波》入选“光华百年”世界华人庆世博美术大展,《翔》入选上海市“奥运畅想”美术作品展,《临风》、《桃花时节》、《馨》、《清荷》、《清音净染》等分别入选上海市第十届至十七届“江南之春”画展,《紫云》入选上海市第一届“创智天地”美术大展,《幽》入选上海市“现代风情”美术展,《家园》荣获第八届国际艺术节上海市民书画大展获三等奖。针对中国画传统继承撰写的论文《大美无美——论我国传统绘画中的意境美》发表于上海美术丛书2012年第一期。
1998年,王红瑛应聘到区文化馆群文部从事美术辅导工作。在此期间,她又考进了上海中国画院人物画高研班。这个班要求在继承和发扬中国传统绘画的同时如何创新画出自己的风格。因为,上海是一个国际化大都市,文化风格多元,很多人在吸收外来文化的过程中忽略了传承中国传统文化。上海中国画院高研班招收中青年画家,就是为了继承传统,在此基础上进行创新。如果说,在中国美院打下了基础,那在上海中国画院,她才真正形成了自己的绘画风格。
爱好画画的朋友都知道,属于自己的绘画语言的寻找、定位和把握、坚持,是一件伤脑筋的事,因为它不仅是代表了自己的艺术思想,更重要的是,它还能觉得能不能最终走向成功。王红瑛的作品,以工笔淡彩人物为主,画面雅静,线条简洁,构思磊落,给人以淡定、明媚、流畅的感觉。在表现题材上,准确地把握了大都市女性在紧张和喧闹的气氛中远离浮躁,寻找属于自己的那份宁静天空的意境;她们尽管身处时尚浪潮包围中,却能不被世俗所左右;她们企图在喧闹的城市生活中找回自我,探寻到大自然的真谛;为自己在繁华喧闹的城市中寻觅那份幽静和纯朴。
2005年,喜欢与孩子打交道的王红瑛接手了宝山区文化馆艺术培训部主任之职,几年来,通过规范制度、整合资源、合作办学等一系列措施,培训部学生从2005年底的800多名上升到目前的2000多名,开设课程有素描、色彩、儿童画、国画、书法、民族舞、拉丁舞、钢琴、电子琴、小提琴、吉他、二胡等十多个培训项目。为了进一步提高艺术培训部的教学质量,于2008年和上海大学美术学院中专部联合办班,并成立艺术共建基地,聘请美术学院中专部的美术教师来授课,使学生接受系统正规的专业训练,培养具有鲜明的学院派特色的美术人才,也为上海大学美术学院中专部输送美术基础扎实的优良生源。2009年至2011年共有20多名学员考入上海大学美术学院中专部和上海市各大艺术院校和工艺美术院校。2010年、2011年在参加上海市美术家协会考级中,参加考级的合格率在95%以上,名列全市第一。王红瑛本人也被上海市美术家协会授予优秀指导教师称号。
除了管理工作,王红瑛在培训部也承担一定的教学任务。在教学上,她同样交上了满意的答卷。2005年至今共辅导过300多名学员,组织创作组学员参加了省市级以上的全国中小学美术作品评选,入选各类展览作品200多幅,共有100多名学员获奖。如2009年第九届“国际中小学生幼儿美术书法大赛”获美术教育成果一等奖,2010年全国“少儿美术杯年度艺术展评”获优秀组织奖,2011年“大师从这里起步”上海市少年儿童美术大展荣获优秀组织者奖。因此王红瑛也荣获全国中小学教师辅导奖和上海市少儿书画大赛园丁奖。
2007年9月20日,区政协“迎中秋、庆国庆”联欢会在区文广中心演播大厅举行。此时,大厅中回荡着悠扬的二胡乐声,几百双眼睛盯着舞台上两位书画者,这是联欢会配乐书画表演的现场。一炷香功夫,表演者之一的王红瑛向观众展示了作品,荷花丛中一只活灵活现的螃蟹跃然纸上,“荷蟹图”象征社会的和谐,为宝山未来发展带来美好的祝愿。
2012年,王红瑛连任七届区政协委员,她利用自身工作的优势,积极为区政协筹备“迎中秋、庆国庆”联欢会联系节目辅导老师及提供排练场地,并亲自参与节目的演出。2012年9月27日,随着欢快的舞蹈音乐想起,身着印度舞蹈服装的王红瑛翩翩起舞。随后的时装秀中,她又以一身华丽的晚礼服压轴登场。她的多才多艺给观众们留下了深刻印象。
2013年4月27日,雅安地震发生后不久,作为民革上海市委雅安地震赈灾活动之一,由民革宝山区委、上海逸仙画院组织的“雅安平安”赈灾义卖会在宝山区举行。王红瑛现场挥毫,笔墨饱含对雅安灾区人民的深情厚谊,并与另外几位画家共同创作了国画“春满人间”,祝愿灾区人民早日重建美好生活。义卖会当场募得善款近五万元,将转入民革中央指定的四川民革账户,最终以各种形式发放到灾民手中。
王红瑛常说自己是幸运的,在艺术道路上碰到了不少良师益友,而政协让她接触到了更多不同阶层的人,提了不少建议也都被采纳。无论在艺术创作中、本职工作中、生活中还是政协工作中,我们都能感受到王红瑛充满着激情。“我喜欢用心感受生活,并把感受到的用画笔表现出来。我的画笔下,就是我的人生。”正是用心而坚持的将一件件事做下去,才会拥有成功而精彩的人生。
(区政协办秘书科 钱帼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