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深入推进我区“非遗进校园”工作的建议

来源:  时间:2018年05月18日 15:49

  【提案编号:8B069  提案者:民盟宝山区委

  作为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发展是党和国家在新时代推进文化建设的一项重大部署。从2013年起,本市文化、教育部门就共同联手,着力构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六进的长效机制,我区文化和教育部门同样也是紧密合作,在全区中小学开展非遗进校园活动,使我区的优秀传统文化焕发出新的勃勃生机。

  一、我区非遗进校园工作的现状

  宝山独特的乡土人情,孕育了具有地区特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据统计,我区共有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33项,其中国家级1项,市级7项,区级25项,全区共有7所中小学成为授牌的非遗进校园传习点。

  2006年,我区大华路第二小学编写的《剪纸》教材已经成为本市九年制义务教育课本;2012年,罗店中心校开设了彩灯学习社团,全校老师还一起共同编写了校本课程《启梦》;行知实验中学与高境四中分别将舞龙舞狮与太极拳编入校本课程,成立社团开展普及与传习活动。

  2017年,我区举行欢乐六一,魅力非遗少年儿童欢乐周暨非遗进校园系列活动,在为期四天的活动中,全区有60多所学校的1500余名学生参加互动体验,区政府还为7所学校成为首批区级非遗进校园传习点授牌。

  可以说,我区非遗进校园工作有着广泛的群众基础,在区委、区政府的大力支持下,非遗理念逐渐融入到校园文化与校园日常生活之中,为非遗传承的全面深入开展,打下了深厚的基础。

  二、非遗进校园工作的难点

  (一)非遗传承人资源稀缺

  据统计,我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有22名,平均年龄64岁,他们中不少人年事已高,一些非遗传承人由于身体等原因,可能不再适合在多个学校之间奔波授课,要想非遗在校园中真正做到普及推广,仅靠几个非遗传承人是远远不够的。

  (二)非遗传承方式亟待改进

  众说周知,非遗传承的传统方式就是口耳相传,这种传授方法与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的教学目的和教学要求有所冲突,给具体的传承工作带来很大困难,只有予以改进,才能使它适合学校的办学理念,融入到校园的日常生活之中。

  (三)非遗宣传形式需要拓展

  2017年,我区在区级层面举办非遗宣传讲座32场,活动12场,营造了浓厚的宣传氛围。但是我们的宣传形式还比较单一,还不能充分激发学生的兴趣,只有通过全面和形式更为丰富、多样的宣传,才能赢得社会认可,激活传承热情。

  三、为深入推进非遗进校园工作,进一步弘扬我区优秀传统文化,我们建议如下:

  (一)加强非遗师资队伍建设

  非遗传承人对学校教师进行传帮带,可以提升非遗传承的人才储备。学校要组织教师将非遗知识与音乐、美术、体育等相关学科的教学有机融合,区教育系统也要组建研究小组,如特级教师研究团队、校长书记兴趣团队、青年教师骨干团队、退休教师志愿团队等,开展学术研究和具体实践。

  (二)着力非遗校本教材设计

  学校要与非遗传承人合作,编写校本教材,使非遗传习更加规范、系统和科学。非遗教材的设计不仅要结合教学实际内容和不同学龄段学生的学习特点,还要尽可能适应现代教学的要求,比如制作视频课程、APP应用、小游戏等,使非遗传习从书本转到移动端、从课堂延伸到课余。

  (三)促进非遗与职业教育相结合

  职业院校是联接教育和产业的桥梁,我区职业院校在结合产业特色、调整专业课程设置的过程中,要注重与区域非遗项目的对接。我区非遗项目中,红烧回鱼、罗店鱼圆、刘行羊肉、罗泾农家糕点等都曾经闻名遐迩,通过职业教育将这些技艺传承下去,可以让非遗和市场成功对接,为非遗进校园工作打开一片新的空间。

  (四)搭建非遗宣传多元展示平台

  学校和社区应开展形式丰富多样的非遗文化活动,充分运用现代媒体开辟宣传专栏,有条件的学校可以建立工作室和陈列馆,作为传播传统文化的阵地。区文化和教育部门要以非遗日、文化节、民族文化展示和学生艺术节为契机,搭建非遗宣传多元展示平台,如在区民间艺术博览馆、区图书馆组织优秀作品的展出,在区国际民间艺术节期间选拔优秀项目参演,让学生可以更深刻地感受非遗文化的魅力。

  (五)加大政策支持力度

  区政府要加大对非遗进校园工作的组织领导:在人才方面,要建立非遗传承人制度,把非遗传承人纳入区级人才管理平台;在资金方面,区教育部门要设立非遗进校园专项资金,为学校开展非遗传承提供资金保障;在品牌培育方面,要结合学校非遗传承项目,打造特色校园文化品牌,对罗店彩灯、罗泾十字挑花等一些有影响力的项目,加强创新传承和精品化打造,形成良好的示范带动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