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老年人精神需求的建议

来源:  时间:2019年08月16日 15:46

 【提案编号:8C120  提案者:民建宝山区委】

  2017年,上海户籍人口为1456.35万人,60岁及以上老年人人口占户籍人口的33.2%以上,老年人成为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城市老龄化逐渐走入深水区。在社会各界关注与重视下老有所养、老有所医、老有所为、老有所学、老有所乐的社会保障制度不断更新与完善,物质生活条件不断提升。根据马斯洛层次需要理论,老年人在满足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的基础上逐步渴望尊重需求、自我实现需求。就如习总书记提出的:“保障和改善民生要抓住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不断优化养老体制中,老年人生活保障基本完善,但同样需要重视老年人精神需求,让老年人生活过得精彩,活得更有意义。

  一、宝山区现状

  世界卫生组织对60周岁以上的人群定义为老年人。我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第二条规定本法所称老年人是指60周岁以上的公民。截止2017年底,宝山区户籍老年人共32.15万,占全区户籍人口33.15%。精神需求是指满足人的心理和精神生活的需要,指人们在精神上的欲望和追求。包括尊重、友谊、爱情、审美、求知、兴趣、理想等方面。目前,我区养老机构56家,养老床位12339张。老年人日间照料服务中心36家,长者照护之家7家,社区综合为老服务中心5家,标准化老年活动室569个。

  当前,我区在构建基础设施的同时,投入大量财政经费精心打造五心养老服务品牌,为养老幸福生活奠定了基础,然而在养老精神需求方面略显薄弱,针对老年人的精神生活、精神活动空间、精神服务产品等相对不足。尽管精神需求不是社会养老保障的主要部分,但却是完善社会养老保障、文明进步的重要指标。

  二、存在问题

  老年人精神需求缺失会带来一系列的社会问题:

  (一)容易被骗。退休后,生活的重心从工作回归到家庭,此时老人的心理是失落、脆弱的,再加上随着年龄增加身体状况变差,此时家庭的温暖、子女的关心尤为重要。而现在的年轻人工作压力大,生活习惯不同、照顾子女等多种因素与父母分开住,日常亲情关爱缺失,造成老人对子女亲情的渴望。各种骗局正是瞄准老年人精神需求缺失导致的弱点,投其所好进行行骗:一是保健品推销乘虚而入,通过问候、陪伴、嘘寒问暖作铺垫,以健康为幌子让老人在感受温暖的同时心甘情愿被骗购买保健品;二是电信诈骗不能辨别,心理孤独、脱离社会,认知程度降低等原因导致老年人成为电信诈骗的高危人群,在骗局环环相扣的套路下,老年人辩解能力降低,养老金轻易被骗;三是情感骗局,特别是一些独居老人、丧偶老人由于孤独寂寞、精神上的空虚,想寻求感情生活,但又碍于面子以及子女反对等因素,本该合情合理的夕阳红变成偷偷摸摸的地下情,使老年人在骗局中越走越远,这些现象的发生导致养老金被骗、家庭矛盾爆发、社会危害极大。

  (二)求存在感。每个阶段的人生都有自我价值体现,退休后老人的自我价值需要通过某种方式被存在、被关注,这也是老人退休后寻找的一种心理平衡。广场舞是展示老年生活的一部分,优美的舞姿与欢快的节奏与退休后的失落、被遗弃感形成鲜明对比。寻求存在感的老人故意放大音量、与年轻人抢占公共设施、老年人霸位、插队等不文明现象屡屡出现,他们要表达的就是唯我中心”“倚老卖老”“被重视感的精神需求,而这违背了文明社会秩序与社会道德的契约。

  (三)易发疾病。物质上的满足已不是问题,老年人缺少的是精神需求,日常陪伴缺失、娱乐兴趣弱化、同事朋友淡离。老年人最怕的是孤独,孤独导致的疾病直接影响老年人生活质量及寿命。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的研究发现,长期处于孤单,孤独感会对人体的免疫系统造成破坏。这类研究重要说明了,孤独影响着人的身体健康。特别是老年人长期孤独抑郁不仅影响身体疾病还会产生不同程度的精神疾病、甚至老人有自杀倾向。

  三、建议

  (一)加强政府统筹。坚持统筹兼顾养老精神需求方面的问题及导向。一是经费保障,在养老服务经费投入中,配置一定比例用于改善老年人心理、精神需求服务项目专项基金。二是资源配置,在各级老年人管理、服务机构中,根据老人的养老模式不同、精神需求,增加老年人精神服务项目设施配置。三是完善机制,以村、居委、家庭、养老院等机构为单位因地制宜、因人而异的开展精神需求服务。每个老人因所受的教育程度不同、家庭情况、适应能力、个人性格,以及对待自己老年生活的态度,产生的精神需求也各不相同。四是动态跟踪,建立早期干预机制对独居老人、失独家庭、空巢老人等特殊家庭进行动态跟踪管理,避免或减少老年人被骗乃至自杀或独死家中的恶性事件发生。五是加强宣传,通过媒体宣传、学校、企事业单位,让全民关注老年人精神需求,同时引导社会力量参与养老服务。

  (二)落实专业配置。借力专业机构,建设养老精神产业需要的专业机构与专职人员。如老年医院、老年大学、老年心理咨询、老年教育培训、老年养生保健、老年娱乐健身、老年维权、老年相亲、老年精神慰籍、临终关怀等服务设施与服务项目,使老年人精神需求选择多样化、专业性。一是为老人开通心理、精神需求服务热线;二是在养老机构中,设立心里咨询室并配置心理咨询师;三是加强老人精神需求关注,精神辅导讲座、建立谈心室、为老年人健康交友搭建平台;四是培训心理、精神、养生、健身为老服务人员;五是对一些独居老人、失独家庭、空巢老人等开展结对互助精神陪护。

  (三)监管政策执行。十三五国家老龄事业发展和养老体系建设规划》提出,要丰富老年人精神文化生活,发展老年教育,繁荣老年文化,加强老年人精神关爱。201371日新修订的《老年人权益保障法》正式实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第十八条指出:家庭成员应当关心老年人的精神需求,不得忽视、冷落老年人。与老年人分开居住的家庭成员,应当经常看望或者问候老年人。而首例应用新法的判决在新法实施当日就已出炉。这也被媒体解读为不常看望老人将被认定违法

  (四)强化社区关爱。退休是人生的一个转折点,原来的生活规律、经济收入、周围人群都发生改变,就会产生消极、孤独、焦虑,严重的会导致心理障碍。据统计,约有25%老人有此症状,如何提前干预,稳妥过渡,是目前急需解决的问题。我国现行退休年龄是男性60周岁、女性5055周岁。以现在的生活水平和一些身体状况良好的准退休老人,可以尝试社区再就业,指的是参与社区养老志愿者服务、慈善服务、公益活动等。社区搭建一些老人间的自助服务平台,如小帮老”“强帮弱(身体强壮的帮助身体弱的)长帮短(有专业特长的帮助有特殊需求的)的结对服务。退休人员资源丰富,充分发挥他们原有职业优势的同时,相互间的陪伴、关爱、帮助能基本满足老人的精神需求。养老资源自给自足优势:一是减少财政经费支出;二是工作与退休生活的有效衔接;三是老人间的相互帮助,易于接受产生共鸣;四是满足老人精神需求,从中感受自我价值感和社会存在感;五是形成良好互助循环养老服务模式。

  (五)营造社会氛围。要建立一个重视养老精神需求的社会环境,首先要回归中国传统文化—“百善孝为先。社会要弘扬尊老、敬老、爱老的传统美德;政府要拓宽精神需求服务项目,为老人提供多样化、多层次的精神文化资源;家庭要加强亲情关怀,鼓励家里老人参加社区活动,平时多陪伴自己的长辈。呼吁更多社会力量参与养老志愿服务,为养老服务增加温度和仁爱。

  构建满足社会养老保障体系的物质需求和精神需求相结合的养老服务模式。是社会文明发展的必然要求。在养老服务体系中,物质需求是基础,精神需求是导向,把握好精神需求推进,是实现养老服务健康、科学、持续发展的一个重要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