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D146 关于探索生态循环农业新技术、新模式的建议

来源:  时间:2020年09月17日 08:57

  【提案编号:8D146  提案者:苏雯】

  随着人们对花卉的追求逐步加大,常用的育苗钵材质易产生有害物质,迁移到育苗的基质当中影响花卉生长,且废弃的塑料育苗钵还会造成严重白色污染,难以降解。寻求新型育苗钵的制作材料及生产工艺已成为上海花卉产业亟需解决的问题。环保型育苗钵愿景的实现,符合上海2035年打造生态之城的发展愿景。

  助力我区沈杨村连片打造花卉产业过程中,开展以“资源—废弃物—再生资源”为核心的生态循环农业新模式,将农作物秸秆、豆渣、育苗钵作为探索生态循环农业的新技术加以推广,借此成为我区特色产业,而以此衍生的产业链也能有效助推我区农业经济效益显著提升。

  具体实施建议如下:

  1、将农作物秸秆粉碎改性后进行合成,制作秸秆育苗钵,其具有极强携水保水功能,易分解、增加土壤基质,育苗成活率高的优点。此类育苗钵不仅适用于花卉,尤其适用于各类农作物的育苗,比如绿叶菜类作物。埋到土壤中是微生物的良好载体,能修复土壤,还田速度快。

  2、豆制品企业产生的豆渣废弃物是新型可降解育苗钵的养分来源。用黑水虻对豆渣进行第一阶段发酵,第二阶段添加到育苗钵中成为育苗钵的养分,这样不容易烧苗。可考虑给予一定的土地资源作为培育黑水虻的场所建设。避免企业用传统沃肥方式处置豆渣废弃物或高成本运送到外省处置,是有效解决我区企业废弃物处置瓶颈问题的新思路。

  3、黑水虻通过豆渣喂养,蛋白质含量高,可制作成动物饲料及水产饲料,更能增强动物的免疫。黑水虻能够处理有机物垃圾,同时使它们变废为宝,再次进行利用,实现资源的可循环利用,为生态环境的保护提供途径。比如其下脚料可以作为食用菌的生产原料,食用菌生产下脚料也是昆虫的食物,反之亦能养殖昆虫;养殖昆虫或培养食用菌的下脚料均可作为农作物的优质有机物及培养地肥。通过该方式饲养的家禽或者水产品性价比高,能直接带动农户收益。

  宝山区罗店镇生态循环农业示范基地的创建,除已有超大食用菌秸秆综合利用项目案例外,还可考虑以上资源循环,从而达到双管齐下的目的。从“政府+企业+农户”的联动模式,做大做强废弃物综合利用的产业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