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部弥足珍贵的文学遗产

来源:区政协  时间:2011年12月19日 15:07

  ——《宝山诗存》简介

  《宝山诗存》(下简称《诗存》)是宝山古典诗词的一份珍贵的文学遗产,是宝山文人诗歌的总汇。它录存了自宋代到清末民初诗人所吟咏的作品,装订16册,再加上编余的一些散片,记录有历代诗人600余名,诗歌3000余首,蔚为大观。在上海各区县中,至今未发现有相类的作品存在。

  《诗存》的编撰者为瞿世镇(字西华)先生。瞿老先生是宝山罗店人,生于清光绪二十一年五月初六(公元1895628),卒于1984614日,享年90岁。

  先生毕业于文治大学,先后任教于光华、复旦、之江、圣约翰大学。新中国成立后,任职于上海师范大学,为中文系教授。他一生从事教育工作,生平钟情吟诗著文,1928年参加罗浮诗社,后又发起成立小罗浮诗社,团结了一批诗人骚客。他用毕生精力,搜集、整理宝山历代留存下来的诗词,翻遍古藉和方志,他的好友亦帮他广为征集,如此日积月累,渐见丰厚。他以地区及作者专集分类,编撰成“16册”,经江湾沈鸣时先生缮写、装订成《宝山诗存》总集。

  《诗存》耗去了瞿老先生大半辈子精力,为保存这份有价值的文学遗产,本拟铅印出版。为此,他已作好了一切准备工作,请名人叶恭绰、张元济、沈恩孚等书写了集名;草拟了序言。只因经费无着,延搁下来,未能刊印,成为一大憾事。

  《诗存》未能出版,瞿先生工作未曾中断,继续搜集到不少诗作,作为散片保存着。《诗存》编撰是壮举盛事,躲过了“文革”噩运,亦非容易。半个多世纪以后的今天,重阅《诗存》遗稿,倍觉珍贵。

  《诗存》作品浩繁,体例多样,有古诗、有歌行、有竹枝词,较多为七律七绝,五律五绝亦有一定数量。诗歌作者众多,集历代之精英,有宝山官宦人士,有流寓宝山者,有宝山藉的文人学士,甚至方外人士,闺阁雅咏,亦在搜集之例,可谓集大成也。

  《诗存》内容丰厚博大。编撰、整理过程中,有所选择,有所删除,有的组诗仅录一二。不少作品思想艺术境界均属上乘,有的与名家名作可以伯仲。诗风瑰丽多姿,有峻峭奇诡,有清新隽永,有豪迈壮阔,有热情奔放,有婉转低回,有典雅含蓄,或咏史咏物,或吟颂河山。而且格律工整,音韵谐美,值得咀嚼。当然仍不免有些芜杂,既有应对酬酢的平庸作品,又不乏宣扬封建礼教的孝子节妇之类的所谓教化诗作,但是总体来说,相当完整地保存了大部分反映宝山方方面面的好作品。

  《诗存》在诗歌领域里曲折地反映了宝山的历史变迁和重大事件。反映宋代名将在宝山抗金遗迹的,有钟翼之的《韩薪王大纛碣》等;明代宝山名将钱世桢留有诗作《过广福留宿少宾执丈齐夜话》,道出“东征”援朝抗倭后的复杂心情,“细雨挑灯百感来”。明代倭患严重,反映这段历史的有严友皋和沈学渊的《严家兵》诗,歌颂了严氏五兄弟抗倭事迹。清代才子蒋敦复留有《沪城记事》诗,徐崧写出了《胡公词》(修海塘的县令胡仁济)二首。陈化成抗英殉国,不少诗人都提笔歌颂,诗作不少。

  《诗存》保存有大量农事劳作诗歌。杨振写出《棉花十咏》,大场诗人周兆鱼有《木棉歌》,施麟瑞有《种秧歌》,施灏有《牵夫行》,沈铭时有《插秧歌》,王首道咏了《人耕》、《牛耕》。关于疏浚河道有严衍的《淘沙行》,反映人民生活的有王樗的《海坍谣》,周棠的《荒灾行》,江剡的《卖渔妇》,张锡舜的《织妇灯》,白拧的《哺蚕竹枝词》。这一类作者不少,反映了诗人和人民之间的关系和农事情状。

  《诗存》记录下众多反映宝山古迹胜景,民情民俗作品。陈述有《练川八咏》,庄一临有《月浦竹枝词》。“月溪八景”,不少诗人都有吟咏。张濂有《钱溪八景》,其中《十桥晓市》,反映了大场镇当时的繁华,“粟帛满街开客肆,桅樯沿渚泊高船”。还有范连的《罗溪杂咏》,周兆鱼的《潜溪杂咏》,都值得诵读。咏宝山、吴淞诗作较多,有侯开国的《宝山城观潮歌》、蔡良的《登宝山城观日出》,徐元瑕的《吴淞落照》、徐吉的《吴淞玩月》。更有一些作品反映过年、除夕、观灯、腊八粥、七夕、清明、重阳等等,也甚有味。

  《诗存》搜集了不少反映文人心态胸怀作品。有元代著名书法家赵孟颊的《吴淞江上》,道出游子心情,“江花与江岸,客思两无穷”。有县长钱淦诗作《暮秋杂感》。感时、述怀之作,反映出时代时事给知识分子的影响和局限。有的反映了寒士情状,月浦文人周书有《久客归家》诗,“一肩行李叩柴扉,心事依然面目非。宿犬误疑生客至,村童讶说主人归。忽看女长如娘鬓,不记儿时牵父衣。独有山妻能顾我,乍闻笑语便停机。”另一首《贫士诗》写道:“门掩蓬蒿径长苔,此中车马未曾来。淡如五柳先生菊,瘦似孤山处士梅。欲问新诗无剩稿,得逢佳士且倾杯。年将四十寒如故,敢谓清时有弃才”,怀才不遇落寞之情可掬。也有反映鸦片毒害的,有王有堂的《鸦片》诗。有反映穷富悬殊的,如《咏钱》,说出了“有君世态便炎凉”心情。

  简介文字有限,只能采撷若干花朵或一、二花瓣,难以使人窥其全貌。总之,这部反映宝山文学遗产的作品,从今天角度看,值得整理,值得挖掘,值得出版,值得收藏和保存。(区政协离休干部,区政协办离退干部党支部书记 傅家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