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自清在吴淞

来源:区政协  时间:2011年12月20日 10:21

  19981122,是现代著名诗人、散文家、学者朱自清先生100周年诞辰。这位甫过天命之年便溘然西去的文学家,一生著述颇丰,为我们留下了著作27种,近200万字。不惟如此,朱自清先生一生中表现出来的高度的民族气节和爱国主义精神,集中反映了中国知识分子乃至中国人民的浩然正气。毛泽东同志曾赞誉朱自清先生一身重病,宁可饿死,不领美国的救济粮表现了我们民族的英雄气概

  朱自清先生来去匆匆,在这个世界上只度过50个春秋。但是,吴淞有幸,在这江海之旁,城镇之乡的土地上,朱自清先生留下了两行深深的足迹——步履匆匆的他,在这里埋下了他的希冀、他的欢欣、他的汗水、他的义愤和他的清新隽永的文字。

  只身奔赴吴淞口 妙笔盛赞炮台湾

  朱自清,名自华,号实秋,报考北京大学文本科中国哲学门的时候,改名自清,字佩弦。在北京大学就读时,适逢五四运动爆发,作为热血青年的朱自清和同学许德珩、孙伏园等一起参加了北大等13所学校的3000多名学生在天安门前的集会及示威游行,高呼外争国权,内惩国贼拒绝和约签字等口号,表现颇为活跃。

  19205月,朱自清从北京大学哲学系毕业,获文学士学位。同年金秋,朱先生赴西子湖畔的浙江省立第一师范任国文教员,开始了他的老师生涯。9月,经好友刘延陵介绍,他风尘仆仆地只身来到上海,到地处吴淞口的中国公学中学部任教,他教的是国文。

  吴淞,滨江临海。黄浦江、长江在这里交汇,金涛澎湃,扑入东海。面对着如此壮观,朱自清先生不禁深深地爱上了这片土地。103日,他在吴淞中国公学致函俞平伯,以诗一般的语言描绘了这里的景色:

  公学在炮台湾,离吴淞尚有一站路。炮台湾是乡间地方,弥望平畴,一碧无际,间有一二小河,流经田野中,水清波细,沽沽底声音,走近了才可听得,正是“幽甜得不可说了哩!”少人行处,小鸟成群上下,见人也不惊避。黄浦江在外面日夜流着。江岸有水门汀砌成,颇美丽可走。岸尽处便是黄浦与长江合流之所。烟水苍茫,天风浩荡;远远只见一条地平线弯弯地横陈着,其余便是帆影笛声,时一闻见而已。每当暮霭四合时,或月色晶莹时,临江伫立,正自令人有“振衣千仞冈”之感。你若能来,皆大欢喜。

  授课之余,朱自清先生临江伫立,凝眸远眺,任江风轻拂着他的头发,抚摸着他的面庞。落霞与江鸥齐飞,秋水与心潮齐呜,此时此刻,他胸中涌动着的一定是一串串天籁般的诗句……

  金秋相识叶圣陶 同舟共济东海滨

  给俞平伯的信发出去了,俞平伯没有前来。朱自清在吴淞镇却结识了另外一位心仪已久的人——他就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同样享有崇高威望的叶圣陶(绍钧)先生。

  朱自清在他的散文《我所见的叶圣陶》中写道:

  我第一次与圣陶见面是在民国十年的秋天。那时刘延陵兄介绍我到吴淞炮台湾中国公学教书。到了那边,他就和我说:“叶圣陶也在这儿”。我们都念过圣陶的小说,所以他这样告我。

  一个阴天,刘延陵带朱自清去拜访叶圣陶。朱自清在上文中说:我见了生人照例说不出话,圣陶似乎也如此。我们只谈了几句关于作品的泛泛的意见,便告辞了。叶圣陶给朱自清的第一印象便是那朴实的服色和沉默的风度,与我们平日所想象的苏州少年文人叶圣陶不甚符合

  这次平淡无奇的会见,我们已很难考证操着满口扬州官话的朱自清和说着满口吴侬软语的叶圣陶到底谈了哪些关于作品的泛泛的意见。然而,就是这次短短的会见,奠定了两位文学家行合趋同,千里相从的深情厚谊。两位文学家在吴淞相识后,一见如故,视为同怀,在此后的创作道路上,乃至生活道路上志同道合,同心而共济,终始如一

  惜乎朱自清先生在吴淞中国公学执教才两月,学校忽然兴起风潮。中国公学的旧派教员煽动学生驱逐代理校长张东荪、中学部主任舒新城,并攻击朱自清和叶圣陶、刘延陵、吴有训等8名新派教员。为表示抗议,朱自清提议中学部停课,得到叶圣陶等人赞同。1017日,新派教员一起离开吴淞,返回上海。同月21日,朱自清与叶圣陶等8名新派教员在《时事新报》上联名发表了由叶圣陶执笔的《中国公学中学部教员宣告这次风潮之因果始末》。

  《邓析子·无厚篇》中说:同舟渡海,中流遇风,救患若一,所忧同也。由此来看中国公学风潮中的朱自清和叶圣陶,我们发现这场风波使两颗文学的心贴得更近了。叶圣陶是个沉默寡言的人,但是在这次风潮中,他发怒了。朱自清说:在这一月中,我看见他发过一次怒;——始终我只看见他发过这一次怒——那便是对于风潮的妥协论者的蔑视。

  119,朱自清和叶圣陶等中国公学的同仁共游上海半淞园,并合影留念。11月中旬,朱自清先生怀着惆怅的心绪,登上沪杭列车,离开了大上海,前往西子湖畔的杭州浙江省立第一师范任教。不久,应朱自清之邀,叶圣陶也赴该校执鞭。两人同游西湖,同住一室,说古道今,赋诗论文,直到第二年(1922年)年初。朱自清吟就《赠圣陶》一诗,诗云:归来一室对短床,上下古今与翱翔,写出了当时对床夜语的情景。

  舌耕笔耘两相宜 携手催生《诗》月刊

  朱自清先生是诗人,是作家,在吴淞中国公学任教期间,他自然也笔耕不辍。

  19211010,他的论文《民众文学谈》在《时事新报》附刊《文学旬刊》(双十增刊)上发表,署名柏香。文章认为,民众文学包含着两层意思:一是民众化的文学即以民众的生活理想为中心的通俗化的文学,民众化外,便无文学;二是为民众的文学,即文学者所写的为民众喜闻乐见的,旨在提高改善民众知识和精神的文学。

  这两种文学,尤以后者更具有现实意义。从我们现代的眼光来看,前面立意是积极的,但民众化外,便无文学的言辞未免偏激。

  10月,是上海最天朗气清的季节,朱自清先生在吴淞炮台湾写就新诗《自从》,写作地点特别标明吴淞。这首诗共六个章节,抒发了五四退潮后诗人的一种失落彷徨的情绪。

  吴淞炮台湾美丽壮观的景象使朱自清先生心旷神怡,流连忘返。教学之余,他常携友人去黄浦江边游目骋怀,听涛谈天。朱自清的好友刘延陵在《〈诗〉月刊影印本序》中回忆:

  “我们初到此地的一个月里,几乎每天下午都同往海边(笔者注:应为“江边”,下同)去游逛一番,有时还一同踏上由巨石杂乱地铺垫而成,像一只手臂般伸进海面的‘半岛’,然后一颠一拐地行到宅的极端,试寻美丽的贝壳,或者静听着比在岸上听得更清楚的神秘的涛声。

  有一天下午,我们从海边回学校时,云淡风清,不冷不热,显得比往日尤其秋高气爽。因此,我们一路上谈兴很浓;现在我已不记得怎么一来,我们便从学校里的国文课谈到新诗,谈到当时缺少专载它们的定期刊,并且主张由我们来试办一个了。

  那时我们都才二十几岁,回到学校后,马上写了一封信寄给上海中华书局的经理,征求该书局为我们计划中的刊物担任印刷与发行。几天后接到回信,邀我们于某一时刻,访问该书局编辑部的左先生,谈商一切。我们如约而往,谈了一小时就达成协议。”

  次年115日,朱自清、叶圣陶、刘延陵在吴淞创办《诗》月刊的构想终于美梦成真,五四以来第一家专门登载新诗和新诗评论的刊物《诗》月刊创刊。创刊号上发表朱自清新诗四首,即《转眼》和杂诗三首,此外还发表了刘半农、王统照、郑振铎等以及编者叶圣陶、刘延陵、俞平伯的诗作和周作人、茅盾等人的译诗译文。《诗》创刊号不久即告售罄,两个月后再版。

  《诗》月刊尽管因稿件短缺等原因只出了七期,但是它集结了强大的作者阵容,还促使上海成立了中国诗歌会,不少左翼作家都成了该会会员,这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是不可忽视的光辉一笔。

  吴淞,炮台湾,应该记下这光辉的一笔;

  吴淞,炮台湾,成了《诗》月刊温馨的催生地。

  尽职胜任教国文 教学相长育桃李

  在吴淞中国公学中学部任职期间,朱自清先生任教的是国文学科,叶圣陶称赞他是个尽职的胜任的国文教师和文学教师。朱自清先生在吴淞执教时的情景尚无翔实的描述,但借助陈天伦《敬悼朱自清师》一文,可见朱自清先生教学一斑:民国十二年(1923年)我在温州中学初二读书,朱先生来教国文,矮矮的,胖胖的,浓眉平额,白皙的四方脸。经常提一个黑色皮包,装满了书,不迟到,不早退。管教严,分数紧,课外另有作业,不能误期,不能敷衍。……‘窗外’、‘书的自叙’……是他出的作文题目并且要我们自由命题,这在做惯了‘小楼听雨记’、‘说菊’之类的文言文后的我们,得了不少思想上和文笔上的解放。……由于朱先生这样热心的掖导,那时我对于文艺的兴趣,得未曾有。

  叶圣陶在《朱佩弦先生》中对朱自清的教学做了如下描述:教师有所谓‘预备’的工夫,他是一向做这个工夫的。不论教材的难易深浅,授课前总要揣摩,把必须给学生解释或提示的记下来。一课完毕,往往满头是汗,连擦不止。看他的神色,如果表现出舒适愉快,这一课是教得满意了,如果有点儿紧张,眉头皱紧,就可以知道他这一课教得不怎么惬意。

  叶圣陶还说:他在中学任教的时候就与学生亲近,并不是为了什么作用去拉拢学生,是他的教学和态度使学生自然乐意亲近他,与他谈话和玩儿。这也很寻常,所谓教育原不限于教几本书讲几篇文章。……像朱先生那样的教师,实践了古人所说的‘教学相长’,有亲切的友谊,又有坚强的责任感,这才自然而然成为学生敬爱的对象。

  严格、热心、严谨、亲切,这就是朱自清先生的教学风格。在这样的教师的指导下,学生自然可以获益非浅,受益终身。遗憾的是,吴淞中国公学没能留住这位出类拔萃的诗人、散文家和学者——朱自清先生在这块他一见钟情的土地上,本可以吟出更多的抑扬顿挫的诗歌,写就更多的意境深长的散文,教导出更多的热爱文艺的学生来的。

  难怪胡适先生于调停中国公学风潮结束以后在日记上这样写道:上海中国公学此次有风潮,赶去张东荪。内容甚复杂;而旧人把持学校,攻击新人,自是一个重要原因。……他们攻击去的新教员,如叶圣陶,如朱自清都是很好的人。后来成为吴淞中国公学校长的胡适,为中国公学不能留住朱自清、叶圣陶等人深感惋惜和愤慨。

  尾  声

  19258月,经俞平伯推荐,朱自清先生只身前往北京清华学校大学部,任国文教授。从此,朱自清结束了他在苏浙沪一带的为期五年的飘蓬生活,开始了一辈子服务于清华的历程。

  身居故都的他,常常萦怀于江南一带。192510月,他写了《我的南方》一诗,载于《语丝》第48期。诗云:

  我的南方/我的南方/那儿是山乡水乡!那儿是醉乡梦乡!五年来的彷徨/羽毛般地飞扬!

  是的,四年前的金秋,他正在吴淞口流连;四年后的金秋,他却在紫禁城轻轻地呼唤着我的南方

  吴淞有幸,在朱自清先生人生底旅路上,曾经成为他皆大欢喜的驿站。

  吴淞有憾,她没能留住步履匆匆的朱自清先生;他本来是可以在这片神奇的土地上找回人间的花,写就更多的清新隽永的文字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