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源 周济 章谦存在宝山

来源:区政协  时间:2011年12月20日 10:22

 

  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睁开眼睛看世界的思想家魏源驰名中外,他与宝山的关系却罕为人知。

  魏源17941857)字默深,湖南邵阳人。少年时代家境贫困,父亲魏邦鲁远在江苏,历任嘉定、吴江、荆溪等县巡检,官小职微,无力照顾家庭,全靠母亲扶老携幼,勉力支撑。魏源刻苦学习、崭露头角。21岁随其父亲至北京,虚心向当时著名学者问学,并与龚自珍结交,成为晚清思想界的先驱,世以“龚魏”并称。

  道光十一年春,魏邦鲁在宝山县丞(一说是水利主簿)任所病重,魏源昼夜奔驰,急忙赶到宝山,侍奉汤药。同年七月,其父病故。封建社会讲究风水,魏源“乃究心堪舆之术”但难于找到理想的墓地,一直到第二年冬,他才把父亲的灵柩暂时寄葬于苏州城外一座山上,在此期间,魏源在宝山的时间至少有半年之久。

  《宝山县志》卷七《官师表》在“县丞”栏目中,的确可以查

  到魏邦鲁(字春煦,邵阳人),记述与魏耆《邵阳魏府君事略》基本一致,但在职时间安排在嘉庆五年与二十一年之间,显然有误,大概是官小职微,容易受到忽略的缘故。

  魏源曾多次谈到宝山,说:“宝山城东北角斗入大海。……循海塘东西炮台眺望一角海,划然长啸,水天寥。”他还曾向江苏巡抚李星沅建议:“宝山福海,城池卑褊,不通舟楫,应内移罗店饶富之地,或与嘉定同城,此则不必并而必当移者”。这种意见未必妥当,但却可看到他对宝山是比较关心的。

  

  周济(17811839),字保绪,一字介存,荆溪(现江苏宜兴)人,他继承发展常州词学家张惠言的创作风格,努力开拓词的意境,认为词应当反映现实,成为‘后人论世之资’。

  周济是一个充满传奇色彩的人物。他少年时代与同郡李兆洛等讲究经世致用的学问,同时还学习兵家学说,练习击刺骑射技术。

  嘉庆十二年至十四年间(18071809),蔡牵起义军在福建、浙江附近海面上驰骋,江苏宝山也受到严重威胁。宝山知县田钧聘请周济商讨海防,周济在宝山住了好几年。嘉庆十八年,田钧的母亲死了,按照惯例,丁忧卸职,但因亏空官帑,无法脱身;他的家乡山东钜野,邻近当时天理教农民起义的地区,周济自愿代替田钧回乡料理丧事。他邀约四川武举任子田同行。从山东回来后周济又用自己的房产田地帮助田钧偿还官库亏空,表现了仗义疏财的豪迈气概。

  田钧字若谷,“由举人知镇洋县,有能声。调任宝山”。在防御蔡牵时,“钧措画裕如,练乡勇,备器械,制炮位,筹粮饷,招募豪士,讲求守御克敌计”。周济、任子田等都是他聘请来筹划县政建设的。《宝山县志》说田钧“在任十载,以忧去,贫不能治装,称贷而归”。确实是借债走的,这在封建社会中应当算是一个颇为难得的好官。

  

  章谦存,原名天育,号犀台,晚年自署强恕老人。安徽铜陵人。嘉庆四年,朝延征求孝廉方正之士,章谦存由安徽巡抚朱推荐入都。当时应征参加廷对的共有100多人,章谦存、严如翌成绩优异,名列一等。第二天,皇帝又单独召见严、章两人,征询平定川楚农民起义方略。谦存自称家有80岁的老人需要奉养,恳请改任教职,于是就在江苏宝山担任教谕,长达30年之久。

  道光四年(1824),魏源在湖南提督杨芳家中,遇到刚从江南崇明调到湖南的总兵陈阶平。陈阶平说,江南不久前发生一次水灾,宝山实情尤为严重。宝山教谕章谦存挺身而出,凭借20年兴学育才的崇高威望,募集捐款十余万金,并用他的教谕身份,布置全县十余万户赈济工作,先后共用8个月时间,全县“无哗无馁”。这时江苏省也准备发放救济款,他报称赈济工作已经完成,没有接受省里的救济。上级准备把他的功绩奏报朝延,他又坚决不肯接受。魏源、杨芳等人听了陈阶平的讲述,都感觉非常钦佩。这件事《宝山县志·章谦存传》中说:“(嘉庆)十九年旱灾,道光三年水灾,劝捐助赈,民赖以安”。

  道光十一年,魏源在宝山见到章谦存,当时他已经79岁了,住房中环列万卷图书,他端坐在书山之中,长耳垂肩,声如宏钟。随手翻开书桌上的《尚书》与魏源讨论《召诰》、《洛诰》等篇,详细考察当时的往来踪迹,探讨周公、召公苦心孤诣辅佐周成王的情况,使魏源觉得从诘曲聱牙、极为深奥的经典中,仿佛听到了周召二公的亲切教导,深感这位老先生的学术造诣确实是很少见的。

  章谦存的学生把他的著作编成《经 》、《笔 》、《文 》各若干卷。魏源认为并未能完全反映这位德高望重学者的全部学识,遗憾的是当时并不完整的章谦存著作,现在可能也很难见到了。

  《宝山县志》说,章谦存还曾将宝山学者朱子素撰写有关明末清初“嘉定三屠”的《东塘日 》,“正其正误,刊以行世”。这位毕生对官途生涯极淡漠,一再推辞飞黄腾达的机遇,但却在清朝文字狱极为严酷的形势下,公然修订出版表彰明末忠义的资料,由此看来这位终老海隅的学者思想抱负,确实是值得进一步认真研究的。

  (摘自《宝山史志》第四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