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住市场“盘整期”,优化邮轮游产业

来源:  时间:2019年08月16日 15:28


                           【提案编号:8C053  提案者:陈佩红】
  2006年意大利歌诗达邮轮公司旗下的爱兰歌娜号拉开了上海邮轮经济的序幕,上海邮轮产业经历了十余年爆炸式增长,2018年首次出现负增长,邮轮产业进入冰河期邮轮在中国水土不服等等观点在业内频频出现,当然,这些观点不无道理,但笔者以为,上海邮轮产业只是进入了市场盘整期,邮轮领域的从业者应该抓住该时期,进一步拓宽和优化邮轮游产品的涵盖面和延伸度,为邮轮产业下一步更良性的发展做好充分准备。

  一、现状分析

  2018年,上海港邮轮出入境人员370余万人次,相比2017年,下降14 %。一方面,天海新世纪号盛世公主号2018年退出市场,诺唯真喜悦号也宣布将于2019年转战阿拉斯加航线,可见部分邮轮公司目前并不看好上海市场;然而,另一方面,歌诗达、皇家加勒比邮轮公司将先后投入吨位更大、载客量更多的歌诗达威尼斯号海洋光谱号替代当前运营的歌诗达赛琳娜海洋量子号,上海邮轮市场将逐步进入大船时代。业界对目前现状也进行了深入分析,归咎于目前的船票售卖模式、旅行社的包仓模式、邮轮航线单一等等原因。的确,上海邮轮市场在之前十多年走得太快,在一片做大做强的呼声中缺少了冷静的思考,在一阵火热之后出现盘整也是必然之事,但随着吴淞口国际邮轮港T1T2航站楼硬件配备的日趋完备、邮轮产业服务的日趋成熟,邮轮出入境通关机制的不断完善,上海邮轮市场在近十年来也积累了十分宝贵的经验,前景仍很乐观的,趁此期间,不断优化邮轮产业的软环境亟待引起我们的重视。

  二、意见建议

  (一)加大邮轮产品定义宣传。近年来,邮轮行业一直在大力宣传邮轮旅游产品的定义,倡导登上邮轮就是旅途的开始,邮轮本身就是吃喝玩乐的主要旅游景点,而靠泊岸线的景点只是邮轮游的附属产品,然而,邮轮旅客貌似并不买账,下意识里还是将邮轮作为旅途的交通工具,也有将对境外景点的不满连带至邮轮产品,从而降低了邮轮产品的品牌影响力。邮轮产品的定义和宣传还需要进一步加大力度,不仅要抓住微信公众号、VLOG、游记分享等新媒体宣传,也要在中老年受众的传统媒体上加大宣传力度,从而真正让邮轮旅客转变观念,邮轮产品深入人心。

  (二)建立邮轮船票景点联票机制。不管是访问港邮轮还是母港邮轮,除了外籍旅客之外,绝大多数邮轮旅客都是来自于上海之外的地区,建议抓住当前邮轮船票试点工作的契机,结合上海两大邮轮码头的地理位置,充分发挥江浙沪区域联动资源优势,逐步建立邮轮船票与江浙沪著名景点的联票机制,延长旅客邮轮游消费周期,扩展邮轮产品的延伸度,扩大经济效应,提升邮轮旅游产品的吸引度。

  (三)打造邮轮主题公园。以推广和培育邮轮文化为出发点,依托吴淞口邮轮港周边公园资源,借鉴迪士尼主题乐园的理念,尝试打造邮轮主题公园或游乐园,以吴淞口邮轮港为中心,结合邮轮文化,围绕邮轮主题,从中心向外辐射,提升邮轮旅游的乐趣度,增加邮轮旅游产品的受众面,从而带动邮轮经济的全方位发展。

  (四)加快邮轮公海游的推行节奏。随着吴淞口国际邮轮港TIT2客运楼的先后投入使用,码头的靠泊能力正在不断提高,邮轮查验单位的人力、物力、技术投入也日趋增大,同样,全国很多地区也加大了母港邮轮码头的建设力度,然而受航线影响,国(境)内外的靠泊能力不平衡不匹配导致大型邮轮码头的空置率在不断提高,近年来,相关部门一直在申请邮轮公海游项目,建议对邮轮公海游进行试点,加快邮轮公海游产品的推进速度,弥补境外码头受限而对邮轮产业发展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