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在终身教育体系下强化职业教育规划的建议

来源:  时间:2019年08月16日 15:50

                       【提案编号:8C127  提案者:民进宝山区委】

  终身教育倡导培养人的终身学习能力、培养人的创新性 以及人的发展能力,更为重视人终身发展的学习需求。职业教育作为国民教育体系的一部分,是终身教育体系的一个重要阶段。随着社会发展和职业的变化,人们基于职业生涯的需求,迫切需要职业教育实现终身化发展。

  宝山是上海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发展的重镇,构建基于终身教育观念下的职业教育体系,最终目标是要适应经济转变和产业结构调整要求,实现终身教育理念与职业教育的协调发展,从而为宝山经济社会发展培养高素质的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

  一、现状问题

  1、职业教育地位凸显不够。在很多宝山人眼里,职业教育被认为是为了工作的教育,普通教育被认为是培养更高层次的社会人才,因此更多的人选择普通教育。很多人还认为所谓职业教育终身化就是老年教育,宝山职业教育以老年人参与热情最高,在职人员的职业教育却重视不够,发展不起来。

  2、职业教育课程与发展需求适应不够。宝山职业院校大多选择专业化作为职业课程建设核心目标,过于强调就业,限制学习者职业生涯的发展。此外,宝山职业教育还存在区域不平衡的现象,一些地区缺乏标准化的职业教育场地。淞宝地区教育资源持续紧张,西北部地区却空置浪费。

  3、职前职后协调管理不够。现在的宝山毕业生一旦进入社会,若再想进入学校教育系统学习就很困难。除部分大型企业,比如宝钢有企业大学、可以给予员工深造的机会之外,宝山其他中小企业的在职员工若想提升职业技能或者转岗就业,想重新学习一门技术技能大多都缺少有效途径。

  4、教育培训内部衔接不够。职前和职后的培训都存在滞后性,和实际需求、用人市场脱节严重。另外正规学校注重职前培训,社会办学机构注重职后培训,两者各自为政,未能形成统一的职教体系环境,导致了教育与培训的内容、方式、形式等方面难以对应衔接。

  5、职业教育评价和激励机制缺乏。目前宝山职业教育的评价主要是由职业学校自身进行评价,上海、宝山都还没有统一的职业教育评价标准,评价过程缺少社会参与,评价缺乏公开性和有效性。同时,学习者参加培训无法在个人薪资待遇、岗位层级提升方面获得回报,导致了学习者对参加职业教育培训缺乏动力,员工无法在快速的技术更新中保持学习能力的提升,最终影响到宝山企业、行业的长远发展。

  6、职业教育信息化程度低。宝山职业教育在教学手段、教学内容、教学理念上较多延续既往传统,对大数据、人工智能以及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应用导入较少,导致教育对学员的吸引力不够,教学效果下降。

  二、对策建议

  1、完善职教终身化政策法规。宝山要推动上海市或自主探索加快终身教育政策法规出台,明确普通教育、继续教育、职业教育之间的关系。建立相应教育管理和协调机构,保障职业教育内部体系的沟通和外部体系的完善。

  2、健全职教终身化制度标准。宝山应统筹形成一整套职业教育制度框架,着力建立职教、普教、继教相融合的教育体系,制订完善技术技能人才培养评价体系、各行业工种技术的岗位标准和资格框架体系,实现有机对接。探索制订各层次职业院校地方标准,制订参与职业教育的企业资格标准。

  3、构建职教终身化发展体系。可结合宝山区域内大型国企集中、制造业需求大、地方高校相对集中等优势,率先构建职业教育与其他教育之间的横向贯通体系,吸引更多的优秀学生进入职业教育,实现职业学历教育与非学历培训结合、全面贯穿的教育体系。

  4、加强职教与市场的跨界融合。积极探索举办股份制、混合所有制职业院校,探索社会力量举办的职业院校相互委托管理和购买服务。建立专门机构,加强对劳动力市场需求的分析和研判,进行有针对性的职业培养。

  5、加大职教终身化资源师资保障。加大公共财政对终身职业教育的支持,吸引更多的社会资金进入终身职业教育体系,大力推进双师型教师队伍培养,构建教师终身教育体系,通过教师的终身学习来促进职业教育终身化发展。

  6、夯实职教终身化的信息化基础。建立信息化建设专项基金,支持职业院校数字校园建设,形成高效便捷实用的信息化系统,推动教育信息资源共享共用共建,积极打造宝山互联网+职业教育品牌。

  7、加强职教校园文化建设。依托宝山丰富的文化资源,创设体现宝山特点、终身教育特征、职业教育特色的校园文化。鼓励企业文化、技术文化、地方文化进校园,使校园文化朝着规范化、现代化、职业化、个性化、终身化方向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