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B113 关于以高铁建设为契机构建北沿江科创带的建议

来源:  时间:2023年05月23日 13:52

【提案编号:9B113  提案者:陈斌寅、王君婷、周佃民、张静

  一、调研背景

      2022年底,随着崇启公铁长江大桥、北沿江高铁安徽段、江苏段相继开工建设,以上海宝山为起点,连通苏州太仓、南通(海门、启动)、扬州、泰州、南京及终点合肥的北沿江高铁,正式进入全面施工阶段。

      北沿江高铁项目的建设对贯彻落实“长江经济带”“一带一路”及沿海开发等国家战略具有重要意义。就长三角内部而言,将进一步拉近上海和沿线城市的距离。

      应当注意到,除承担交通动脉的角色外,北沿江高铁必然会进一步带动沿线城市的产业、人才和资源禀赋的交流与融合,上海作为北沿江高铁的起点、宝山作为北沿江高铁的首发站,应当科学谋划、积极布局,将自身高铁首站、首发的位置,顺势延伸至沿线经济和产业的一体化发展龙头位置。

  尤其是对宝山而言,上海科创主阵地的建设和北转型,既需要和周边区域联动,更需要向周边区域辐射。主阵地强不强、北转型好不好,对地区的联动、带动作用也应当是一个必不可少的衡量标准。

  而科创作为长三角地区的“区域名片”和“公共要素”,应当作为在经济和产业上串起北沿江的抓手。因此,将宝山打造成北沿江科创起点,应当和北沿江高铁的5年施工期同步谋划、协同打造,将交通带来的产业红利提前释放、充分释放。

  二、目前现状

      事实上,以北沿江高铁建设为契机,构建北沿江科创带,宝山至少在以下几个方面具备先天优势:

      (一)长三角区域已经存在以交通枢纽作为产业纽带的经验长三角G60科创走廊包括G60国家高速公路和沪苏湖、商合杭高速铁路沿线的上海市松江区,江苏省苏州市,浙江省杭州市、湖州市、嘉兴市、金华市,安徽省合肥市、芜湖市、宣城市9个市(区)。科技部和国家发改委还专门印发《长三角G60科创走廊建设方案》。截止2022年,G60科创走廊在“资金共同投入、技术共同转化、利益共同分享”的协同创新已经产生初步效应,在行业产值增长、人才引进、挂牌上市企业数量方面都有明显提高。

      (二)北沿江科创带的构建,可以弥补长三角北翼协同的短板。根据国家长三角一体化方案的规划,长三角将形成以上海为核心的大都市圈协同发展态势。目前G60科创走廊,已经连接起苏南、浙北、浙中和皖南,但是对于上海北翼的苏中、苏北、皖南、皖中等区域,并没有等量齐观的协同机制,北沿江科创带的构建,将很好地弥补这一短板,并且因北沿江终点同为安徽合肥,具备和G60科创走廊互动、联动和相互溢出的条件。

      (三)北沿江区域在文化和产业方面高度契合。虽然苏中、皖中并不完全处于长江以南,但两地和以上海为代表的江南地区,基于历史原因和人员流动,在人文环境方面较近。更为重要的是,北沿江高铁沿线区域,在产业规划方向上也高度一致。仅以生物医药为例,上海宝山、南通启东和海门、南京以及合肥均有明确的生命健康产业发展规划,而泰州更是中国医药城的所在地。因此,北沿江区域在区域产业共建方面存在基础

      (四)北沿江城市均已规划进一步对接上海。根据公开的媒体报道,包括南通启东和海门、扬州、泰州等城市均明确表示,将以北沿江高铁建设为契机,进一步对接上海,融入长三角核心区。泰州甚至先行一步,在2022年底来沪推介,现场即签约30个产业项目。宝山作为上海北沿江门户,不能错失兄弟城市主动开放的机遇,更主动地走出去、请进来。

  三、建议和对策

      为进一步做好北沿江科创带的构建工作,我们建议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事先谋划和布局:

      (一)宝山应当提前布局北沿江站点和产业园区之间的交通通勤

      目前宝山站已规划了轨道交通和部分地面交通,地面交通的设置,在便利旅客到站疏散的同时,应当有意识、有预见地和宝山区域内北上海生物医药产业园、吴淞创新城、南大智慧城等产业和园区集中地块的通勤规划。

  交通在相产业发展中也同样扮演着“引导”的角色,人流总是向交通便利地区转移,尤其是城市轨道交通更有明显的“疏导”作用。目前宝山站规划的地铁19号线,以站起点,向南延伸经过虹口、浦东、徐汇、闵行。宝山区域内,除高境地区产业园受轨交辐射外,浦东的三林、闵行的浦江、吴泾等产业集聚区反而通过轨交串联起了北沿江高铁。

  因此宝山应当提前谋划19号线北延伸,或者地面快速公交向顾村、吴淞、罗店、大场等园区集中地区,避免产业机会进入上海后,宝山再次扮演过路者、换乘站的角色。

      (二)宝山应当盘活用活目前区内的长三角沟通机制

  宝山拥有不少可辐射北沿江城市的资源,至少包括以下四个方面:

  1、宝山具有辐射北沿江的产业园区。2022年内在宝山开园的北大科技园,是全国性的产业园区,在北沿江区域内,除上海宝山外,在江苏南京、扬州都有北大科技园,同时在启东还有北大生物医药中试基地,园区系统内的互动可以为北沿江大范围内联动提供有益尝试。

  2、宝山具备辐射北沿江的“空间”储备。以宝武集团为代表的区域内主要央企,在北沿江区域内拥有不少存量产业空间,相关空间可以谋划以突出宝山及企业的统一“品牌”的方式,以异地联动、统一标准的方式,打造宝山带动的北沿江科创名片、形象、机制和吸引力。

  3、宝山拥有可联动长三角的细分行业组织。如2022年成立的长三角生物医药知识产权联盟,目前已经吸纳了来自北沿江范围内江苏、安徽的企业、高校、科研机构等,在生物医药领域具有较强的协商、同步和动员的能力。

      (三)宝山职能部门应当主动和兄弟城市对接北沿江科创带顶层设计和协同制度

  宝山作为沿江科创带的起点应当主动走出去对接兄弟省市,政府间协调机制建设、工作目标设定、科创带架构搭建等方面进行顶层设计式的协商。

  此外,就具体产业来看,宝山政府职能部门应当学习兄弟城市的经验,了解兄弟城市的做法,在细分领域避免同质化竞争,同时形成角色协同,如医药领域将宝山的研发制造和启东的中试有效结合。以消除内耗、角色分工、协同发展等不同步骤推动科创带建设。

     (四)宝山应当打好北沿江区域内的企业牌

  宝山作为上海北大门和物流中心,存在不少跨北沿江区域经营,或者在北沿江区域内多点运营的企业。宝山可以通过企业了解北沿江区域内政策监管的差异,摸清企业多点经营的现状和诉求,为顶层设计、制度衔接、企业引进来走出去打好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