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C100 关于调整公共交通,改善区精卫中心就医交通的建议
来源: 时间:2024年07月01日 21:50
2022年10月16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提出:“重视心理健康和精神卫生”。众所周知,心理健康和精神卫生是健康的重要组成部分,重视心理健康和精神卫生,有利于发展精神卫生事业,改善公众心理健康水平,更有利于培养良好道德风尚,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实现国家长治久安。
宝山区精神卫生中心建院于1979 年,是一所二级甲等精神病专科医院,作为宝山区唯一一家精神卫生专业医疗机构,承担着全区精神疾病和心理行为问题的预防、治疗与康复以及技术指导与教学工作。截止2023年底,全区在册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管理10831人,住院患者522人,日均门诊就诊及各类治疗1400余人次。在各级领导的关心支持下,2023年12月21日,宝山区精神卫生中心整体迁建至友谊西路788号,正式对外服务。迁入新址后,医院整体环境、住院条件、就诊流程以及患者体验度及舒适度有很大改善,但在广大患者以及医院职工来院的交通出行上仍存在结构性短缺的瓶颈问题。
“就医难”、“出行难”问题凸显在以下几方面:
1、区精卫中心患者人流量大
区精卫中心目前承接全区心理健康服务和精神康复服务两个中心,而全区心理问题的发病率高达3.46%,心理科门诊就诊人次数量较大,且处于增长趋势。
2、公交线路少、班次间隔时间长且交通覆盖面有限。
附近公交线路只有宝山9路,运行时间为6:00-20:00,高峰时段每班次间隔20分钟,普通时间段间隔1小时,且仅有的宝山9路覆盖面有限。
3、公交站点下车步行至医院路程较长。
公交宝山29路沿宝安公路运行,从车站下车步行至医院约1.6公里。
地铁1号线友谊西路站步行到医院约1.7公里。
有位患者家属是位老年女性,她反映自己从公交车站下车步行至医院用了一个小时。
4、区内综合性医院神经内科门诊量增加。
新院开业后,由于交通不便,不少病人转至部分医院神经内科就诊配药。神经内科可以提供部分精神类药品,但精神类药品不全,导致部分病人因无法配药加剧病情。
5、社区管理存在安全隐患。
精神病患者需要长期服药治疗,定期复诊,家庭经济负担较重。患者住院期间家属探视出行多数依靠公共交通,由于新院交通不便,有的病人就留在家中服药治疗,家属监管不力的情况下,社区存在不安全隐患,周围邻居抱怨增加。
综上所述,从关心关爱弱势人群角度出发,我们提出以下建议:
1、增加宝山9路公交车班次。
2、附近公交车线路延长或绕行途径区精卫中心。如宝山29路,172路等。
3、沿友谊路增设一条东西走向的公交线路,连接地铁3号线、1号线,增强区域交通覆盖面。
4、加大宣传,呼吁社会力量参与。成立爱心车志愿者服务队,在地铁1号线友谊路站指定地点进行短驳志愿服务。
关心弱势人群、维护社会稳定是全社会共同关注的问题,建议区建交委尽快解决落实区精卫中心周边公共交通,为宝山特殊人群就医提供便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