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D116 关于上海市宝山区以科技创新引领高端制造业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提案

来源:  时间:2025年03月10日 16:20

【提案编号:9D116 提案者:宋爽、王硕、张舜卿】 

  宝山区作为上海市的重要区域,在高端制造产业发展方面具有巨大潜力和战略意义。高端制造业是现代产业体系的核心部分,对于提升区域经济竞争力、推动产业结构升级和实现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然而,宝山区在高端制造业发展过程中面临着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科技创新作为推动产业升级的关键力量,尚未充分发挥其引领作用,制约了新质生产力的形成与发展

  一、宝山区高端制造产业发展现状与问题分析

  (一)创新能力不足

  宝山区的高端装备制造产业虽已形成一定规模,涉足智能制造装备、海洋工程装备等多个领域,但在创新能力方面存在明显短板。目前,核心技术依赖外部引进的情况较为严重,自主研发能力较弱。以高端数控机床为例,关键零部件仍需进口,这不仅使生产成本居高不下,而且供应稳定性受到国际形势的严重影响。企业在高端装备产品的研发投入相对不足,缺乏持续创新的动力和能力,导致自主研发的产品在市场上竞争力不强。

  (二)产学研合作机制不完善

  高校和科研机构在宝山区高端制造产业的发展中未能充分发挥其科研资源优势。产学研合作机制存在诸多问题,一方面,信息不对称导致高校与科研机构的科研成果难以与企业的实际需求精准对接,许多成果闲置而企业的技术需求得不到满足;另一方面,在合作过程中,企业与科研方在技术研发目标、利益分配等方面存在分歧。企业往往更关注市场需求和短期经济效益,而科研方侧重于学术成果和长期研究目标,利益分配不明确进一步影响了双方合作的积极性,从而制约了产业创新发展的速度。

  (三)高端制造人才短缺

  1.人才供给不足。本地高校相关专业培养的人才数量难以跟上高端制造产业快速发展的步伐。宝山区高端制造产业的发展需要大量掌握先进技术、具备创新能力的专业人才,如机械设计、自动化控制、材料科学等专业人才,但本地高校在人才培养规模和专业设置的针对性上存在不足。

  2.人才引进困难。在吸引外地高端人才方面,宝山区面临诸多挑战。较高的生活成本、相对有限的职业发展机会以及与其他发达地区的竞争,使得宝山区对外地高端人才的吸引力不足。人才的匮乏直接影响企业在新技术研发、工艺改进等关键环节的进展,进而制约了整个高端制造产业的发展速度和创新能力。

  (四)产业配套服务体系不完善

  1. 金融服务支持力度不够。高端制造业的发展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尤其是在技术研发和设备更新方面。然而,宝山区的金融服务对高端制造业的支持力度还不够。中小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依然突出,这限制了企业的技术创新投入和生产规模的扩张。传统的金融机构在为高端制造企业提供融资时,往往由于风险评估难度大、缺乏有效的抵押物等原因,对企业的信贷支持较为谨慎。

  2. 物流配送效率有待提高。高端制造产业对物流配送的时效性和安全性要求较高,特别是对于精密零部件的运输。宝山区目前的物流配送效率尚不能完全满足高端制造企业的需求,在运输过程中,精密零部件可能面临延误、损坏等风险,这对企业的生产运营造成不利影响。 

   二、科技创新引领宝山区高端制造产业发展新质生产力的策略与建议

  (一)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

  1. 加大研发投入支持。设立宝山区高端制造产业科技创新专项资金,为企业开展的关键核心技术研发项目提供直接的资金补贴。在补贴额度确定方面,综合考虑项目的技术难度、市场前景等因素,确保补贴能够真正激励企业进行高风险、高回报的研发项目。同时,加强对研发费用加计扣除等税收优惠政策的精准辅导,让企业充分了解并享受到这些政策优惠,有效降低企业的研发成本,提高企业研发投入的积极性。

   2. 建设企业创新平台。鼓励企业联合高校、科研机构共同建设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创新平台。对于新认定的国家级、省级创新平台,给予一次性奖励,奖励资金专款专用,用于平台的设备购置、人才培养等方面。此外,支持企业在海外设立研发中心,使企业能够及时掌握国际前沿技术动态,加强与国际高端制造企业和科研机构的对接与合作,提升企业的国际竞争力。

  (二)完善产学研合作机制

  1. 搭建产学研对接平台。由宝山区政府主导,定期举办高端制造产学研对接会。对接会应广泛邀请高校、科研机构和企业参与,将高校和科研机构的科研成果进行集中展示,同时收集企业的技术需求,通过现场交流、项目洽谈等方式促进双方精准对接。同时,建立线上产学研合作信息服务平台,实时发布科研成果、技术需求、合作案例等信息,打破信息壁垒,提高产学研合作的效率和成功率。

  2. 创新利益分配机制。

  引入专业的知识产权评估机构,在产学研合作项目启动前,对各方的技术、资金等投入进行全面评估。根据评估结果,明确知识产权归属和利益分配比例,避免在合作过程中因利益分配问题产生纠纷。鼓励采用股权、期权等方式,使科研人员与企业利益深度绑定,让科研人员能够从企业的发展中获得长期收益,从而提高科研人员将科研成果转化为实际生产力的积极性。

  (三)加强高端人才队伍建设

  1. 优化人才培养体系。引导本地高校根据宝山区高端制造产业的需求,调整相关专业设置和课程体系。增加与高端制造产业实际需求紧密结合的课程,如智能制造技术、高端装备制造工艺等。加强实践教学环节,建立高校与企业的实习基地合作机制,让学生在学习期间能够深入企业生产一线,了解行业实际需求和技术发展趋势。鼓励高校与企业开展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企业根据自身需求为学生提供实习岗位和实践指导,学生毕业后直接进入企业工作,实现人才培养与企业需求的无缝对接。

  2. 加大人才引进力度。

  制定宝山区高端制造人才专项引进政策,在住房补贴、子女入学、配偶就业等方面提供优惠待遇。通过提供具有竞争力的生活保障和发展环境,吸引外地高端人才来宝山区发展。举办高端人才招聘会,有针对性地组团赴国内外知名高校和科研机构招揽人才。设立人才创新创业园,为高端人才提供创业场地、资金扶持、项目申报指导等一站式服务,打造良好的创新创业生态环境,吸引和留住高端人才。    

  三、推动高端制造业发展的特色举措

  (一)打造“5G+工业互联网”示范园区

  1. 网络基础设施建设。

  在宝山区选取重点高端制造园区,全面部署5G网络,实现园区内5G信号全覆盖。同时,建设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二级节点,为企业提供设备标识注册、解析等服务,促进企业间信息的互联互通。通过完善的网络基础设施建设,为高端制造企业的数字化转型提供坚实的技术支撑,提高企业的生产效率、管理水平和产品质量。

  2. 应用场景培育。支持园区内企业开展“5G+工业互联网”应用试点,如5G智能工厂、5G远程运维、5G质量检测等。对于应用效果显著的企业给予奖励,通过树立示范企业,总结推广成功经验和模式,带动全区高端制造企业积极开展数字化转型。鼓励企业在生产过程中探索更多基于“5G+工业互联网”的创新应用,提升企业的智能化水平和市场竞争力。

  (二)发展高端制造产业金融服务新模式

  1. 设立产业引导基金。由宝山区政府联合社会资本共同出资设立高端制造产业专项引导基金,并由宝山区政府做投资决策的单GP模式,重点投向具有核心技术、高成长潜力的高端制造企业。通过股权融资的方式,为企业提供长期稳定的资金支持,解决企业在技术研发和市场拓展过程中的资金瓶颈问题。同时,政府在基金运作过程中发挥引导和监督作用,确保基金的投向符合宝山区高端制造产业发展战略。

  2. 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鼓励银行开发针对高端制造企业的特色金融产品,如知识产权质押贷款、设备融资租赁等。知识产权质押贷款能够将企业的无形资产转化为资金,解决企业抵押物不足的问题;设备融资租赁则为企业提供了灵活的设备采购方式,减轻企业的资金压力。引入保险机构,开展科技保险业务,为企业的技术研发、产品推广等环节提供风险保障,降低企业的创新风险,提高企业开展科技创新的积极性。

  综上所述,通过科技创新引领宝山区高端制造业发展新质生产力,需要从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完善产学研合作机制、加强高端人才队伍建设以及实施特色发展举措等多方面入手。宝山区政府应发挥主导作用,积极整合各方资源,加大政策支持力度,优化产业发展环境,以推动宝山区高端制造业的转型升级,形成具有强大竞争力的新质生产力,为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注入新的活力。